一、高铁站商圈发展现状分析
2014年元月份出台的《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》,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铁建设里程将达1.8万公里,我国即将进入高铁时代。伴随着高铁建设的进行,高铁站商圈开发成为各大城市建设者及开发商青睐的明星区域。
然而,由于我国高铁商业开发起步较晚,目前尚无成熟的开发模式及运营理念,各高铁商圈主要借鉴国外经验,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高铁商圈模式究竟如何定位?
二、高铁站商圈模式定位思考
首先,我们对高铁客群进行分析。客群有三个重要特点,一是人流量大,二是回头客少,三是多为商旅人士。但由于高铁站的开发宗旨是高速运行、换乘,乘客平均在站停留时间更短。
其次,我们对高铁站整体环境进行分析。由于高铁的发展已成为所在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,每个高铁站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都体现出高端大气上档次,如南京南站规划总建面积45.8万平方米,是亚洲最大高铁站,内部设施体现出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。“高大上”的整体环境,严格的规范化管理,决定了站区商品及服务的真实、可靠,保证了商家的诚信经营。
再次,我们对高铁的建设对城市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。绝大多数高铁站都位于城市新区,主导城市发展方向。
所以,尽管我国目前对高铁商圈的经营还不理想,但高铁商圈的形成只是时间问题。今后高铁商圈的发展势必会成为所在城市最现代化的区域之一,整体档次较高,功能定位通常为或CBD,或政务区,或城市枢纽,或城市新区等。针对高铁客群,商圈在业态上将集商务办公、商务休闲、餐饮、娱乐、住宿、购物、居住、交通、金融、信息咨询等于一体。
三、高铁站商圈模式定位方向
根据高铁站商圈开发理论基础,可将商圈分为三个圈层,即三个发展区。
以高铁站为核心,根据不同圈层,布置不同的业态。
根据上面业态布置模型,结合商圈各业态辐射能级,得出辐射半径。